對新聞不感興趣? 媒體團體拉警報

𝐍𝐎 𝐋𝐔𝐒𝐓 𝐅𝐎𝐑 𝐍𝐄𝐖𝐒? 𝐌𝐞𝐝𝐢𝐚 𝐆𝐫𝐨𝐮𝐩𝐬 𝐒𝐨𝐮𝐧𝐝 𝐭𝐡𝐞 𝐀𝐥𝐚𝐫𝐦

𝐅𝐈𝐆𝐔 – 𝐒𝐢𝐠𝐧 𝐨𝐟 𝐭𝐡𝐞 𝐓𝐢𝐦𝐞𝐬 𝐒𝐄 𝟔𝟖 𝐀𝐮𝐭𝐡𝐨𝐫: 𝐔𝐥𝐢 𝐆𝐞𝐥𝐥𝐞𝐫𝐦𝐚𝐧𝐧, 𝐃𝐚𝐭𝐞: 𝟐𝟏.𝟔.𝟐𝟎𝟐𝟑

𝐒𝐩𝐨𝐫𝐚𝐝𝐢𝐜 𝐏𝐮𝐛𝐥𝐢𝐜𝐚𝐭𝐢𝐨𝐧: 𝟗𝐭𝐡 𝐘𝐞𝐚𝐫, 𝐍𝐨. 𝟔𝟖, 𝟓𝐭𝐡 𝐉𝐮𝐧𝐞 𝟐𝟎𝟐𝟑

𝐃𝐚𝐭𝐞 𝐨𝐟 𝐨𝐫𝐢𝐠𝐢𝐧𝐚𝐥 𝐭𝐫𝐚𝐧𝐬𝐥𝐚𝐭𝐢𝐨𝐧: 𝐅𝐫𝐢𝐝𝐚𝐲, 𝟗𝐭𝐡 𝐅𝐞𝐛𝐫𝐮𝐚𝐫𝐲 𝟐𝟎𝟐𝟒
𝐂𝐨𝐫𝐫𝐞𝐜𝐭𝐢𝐨𝐧𝐬 𝐚𝐧𝐝 𝐢𝐦𝐩𝐫𝐨𝐯𝐞𝐦𝐞𝐧𝐭𝐬 𝐦𝐚𝐝𝐞: 𝐉𝐨𝐬𝐞𝐩𝐡 𝐃𝐚𝐫𝐦𝐚𝐧𝐢𝐧

𝐡𝐭𝐭𝐩𝐬://𝐰𝐰𝐰.𝐟𝐮𝐭𝐮𝐫𝐞𝐨𝐟𝐦𝐚𝐧𝐤𝐢𝐧𝐝.𝐜𝐨.𝐮𝐤/𝐁𝐢𝐥𝐥𝐲𝐌𝐞𝐢𝐞𝐫/𝐅𝐈𝐆𝐔%𝐄𝟐%𝟖𝟎%𝟗𝟑𝐒𝐢𝐠𝐧𝐨𝐟𝐭𝐡𝐞𝐓𝐢𝐦𝐞𝐬𝐒𝐄𝟔𝟖?𝐟𝐛𝐜𝐥𝐢𝐝=𝐈𝐰𝐀𝐑𝟑𝐖𝐃𝐖𝐑𝐨𝐜_𝟑𝐯𝐑𝐯𝐣𝐞𝐃𝐙𝟒𝐑𝐳𝐔𝐰𝐞𝐖𝐂𝟐𝐨𝐖𝐌𝐥-𝐃-𝐞𝐋-𝐉𝐋𝐆𝟔𝐄𝐧𝟐𝐄𝐑𝐁𝐚𝐡𝐆𝐂𝐁𝐦𝐍𝐈𝐝𝟑𝐫𝐰

「路透社數位新聞報道研究所」𝐓𝐡𝐞 ‘𝐑𝐞𝐮𝐭𝐞𝐫𝐬 𝐈𝐧𝐬𝐭𝐢𝐭𝐮𝐭𝐞 𝐃𝐢𝐠𝐢𝐭𝐚𝐥 𝐍𝐞𝐰𝐬 𝐑𝐞𝐩𝐨𝐫𝐭’ 是一個由媒體公司組成的高級機構。它的分析不是一般永久操縱的一部分,而是作為一種更清醒的自我評估,以改善大眾意識的日常處理。在這方面,該報告具有罕見的誠實性。雖然這項工作也沒有公開它的問題——只有知道問題的人才能準確認識調查的目的——但由於報告是一個工作工具,所以可以在其中清楚地了解德國媒體的情況:媒體用戶的對他們的媒體飲食的信任持續下降。十分之一的人甚至試圖主動避免消費新聞。報告中的這句話對於操縱裝置的自我認知來說更加糟糕 𝐭𝐡𝐞 𝐬𝐞𝐥𝐟-𝐫𝐞𝐜𝐨𝐠𝐧𝐢𝐭𝐢𝐨𝐧 𝐨𝐟 𝐭𝐡𝐞 𝐦𝐚𝐧𝐢𝐩𝐮𝐥𝐚𝐭𝐢𝐨𝐧 𝐚𝐩𝐩𝐚𝐫𝐚𝐭𝐮𝐬: “與此同時,視頻驅動的社交網絡作為信息來源的重要性不斷增加。” “𝐌𝐞𝐚𝐧𝐰𝐡𝐢𝐥𝐞, 𝐭𝐡𝐞 𝐢𝐦𝐩𝐨𝐫𝐭𝐚𝐧𝐜𝐞 𝐨𝐟 𝐯𝐢𝐝𝐞𝐨-𝐝𝐫𝐢𝐯𝐞𝐧 𝐬𝐨𝐜𝐢𝐚𝐥 𝐧𝐞𝐭𝐰𝐨𝐫𝐤𝐬 𝐚𝐬 𝐚 𝐬𝐨𝐮𝐫𝐜𝐞 𝐨𝐟 𝐢𝐧𝐟𝐨𝐫𝐦𝐚𝐭𝐢𝐨𝐧 𝐜𝐨𝐧𝐭𝐢𝐧𝐮𝐞𝐬 𝐭𝐨 𝐢𝐧𝐜𝐫𝐞𝐚𝐬𝐞.”

不相信新聞
𝐍𝐨 𝐓𝐫𝐮𝐬𝐭 𝐢𝐧 𝐍𝐞𝐰𝐬

德國只有 𝟓𝟐% 的成年網路使用者表示他們對新聞非常感興趣。去年,這一數字為 𝟓𝟕%。公開的研究部分並沒有回答「為什麼會出現新聞疲勞」的問題。然而,研究中有一個明確的跡象:「只有 𝟒𝟑% 的人認為大多數新聞總體上是可信的。這一比例減少了 𝟕 個百分點,是自 𝟐𝟎𝟏𝟓 年首次提出該問題以來的最低數字。」”𝐎𝐧𝐥𝐲 𝟒𝟑 𝐩𝐞𝐫𝐜𝐞𝐧𝐭 𝐭𝐡𝐢𝐧𝐤 𝐭𝐡𝐚𝐭 𝐭𝐡𝐞 𝐦𝐚𝐣𝐨𝐫𝐢𝐭𝐲 𝐨𝐟 𝐧𝐞𝐰𝐬 𝐜𝐚𝐧 𝐠𝐞𝐧𝐞𝐫𝐚𝐥𝐥𝐲 𝐛𝐞 𝐭𝐫𝐮𝐬𝐭𝐞𝐝. 𝐓𝐡𝐚𝐭 𝐢𝐬 𝐬𝐞𝐯𝐞𝐧 𝐩𝐞𝐫𝐜𝐞𝐧𝐭𝐚𝐠𝐞 𝐩𝐨𝐢𝐧𝐭𝐬 𝐥𝐞𝐬𝐬 𝐚𝐧𝐝 𝐭𝐡𝐞 𝐥𝐨𝐰𝐞𝐬𝐭 𝐟𝐢𝐠𝐮𝐫𝐞 𝐬𝐢𝐧𝐜𝐞 𝐭𝐡𝐞 𝐪𝐮𝐞𝐬𝐭𝐢𝐨𝐧 𝐰𝐚𝐬 𝐟𝐢𝐫𝐬𝐭 𝐚𝐬𝐤𝐞𝐝 𝐢𝐧 𝟐𝟎𝟏𝟓” 只有相信新聞真實性的人才能對新聞產生長期的興趣。然而,這種興趣是控制大眾意識能力的基礎。

另類媒體被忽視
𝐀𝐥𝐭𝐞𝐫𝐧𝐚𝐭𝐢𝐯𝐞 𝐌𝐞𝐝𝐢𝐚 𝐈𝐠𝐧𝐨𝐫𝐞𝐝

雖然路透社的這項研究對傳統媒體的影響持相對批判的態度,但替代媒體卻被忽視了。路透社的研究並未提及「𝐍𝐚𝐜𝐡𝐝𝐞𝐧𝐤𝐬𝐞𝐢𝐭𝐞𝐧」或「𝐚𝐩𝐨𝐥𝐮𝐭」等資訊平台為與一般媒體日益疏遠創造了必要的先決條件,從而阻礙了其認識自身處境的道路。斯普林格出版社 𝐓𝐡𝐞 𝐒𝐩𝐫𝐢𝐧𝐠𝐞𝐫 𝐩𝐮𝐛𝐥𝐢𝐬𝐡𝐢𝐧𝐠 𝐡𝐨𝐮𝐬𝐞’𝐬 𝐡𝐚𝐧𝐝𝐛𝐨𝐨𝐤 的廣播培訓和實踐手冊對新聞的定義如下:“新聞是關於公眾重要和/或感興趣的新事件的直接、集中和盡可能客觀的信息。” “𝐓𝐡𝐞 𝐧𝐞𝐰𝐬 𝐢𝐬 𝐚 𝐝𝐢𝐫𝐞𝐜𝐭, 𝐟𝐨𝐜𝐮𝐬𝐬𝐞𝐝, 𝐚𝐧𝐝 𝐚𝐬 𝐨𝐛𝐣𝐞𝐜𝐭𝐢𝐯𝐞 𝐚𝐬 𝐩𝐨𝐬𝐬𝐢𝐛𝐥𝐞 𝐦𝐞𝐬𝐬𝐚𝐠𝐞 𝐚𝐛𝐨𝐮𝐭 𝐚 𝐧𝐞𝐰 𝐞𝐯𝐞𝐧𝐭 𝐭𝐡𝐚𝐭 𝐢𝐬 𝐢𝐦𝐩𝐨𝐫𝐭𝐚𝐧𝐭 𝐚𝐧𝐝/𝐨𝐫 𝐢𝐧𝐭𝐞𝐫𝐞𝐬𝐭𝐢𝐧𝐠 𝐟𝐨𝐫 𝐭𝐡𝐞 𝐩𝐮𝐛𝐥𝐢𝐜” 正如同義詞詞典對「客觀」𝐭𝐡𝐞 𝐭𝐞𝐫𝐦 ‘𝐨𝐛𝐣𝐞𝐜𝐭𝐢𝐯𝐞’ 一詞的翻譯,「中立、清醒、無黨派」’𝐍𝐞𝐮𝐭𝐫𝐚𝐥, 𝐬𝐨𝐛𝐞𝐫, 𝐧𝐨𝐧-𝐩𝐚𝐫𝐭𝐢𝐬𝐚𝐧’ 並不是大多數新聞。

沒有客觀性問題
𝐍𝐨 𝐐𝐮𝐞𝐬𝐭𝐢𝐨𝐧 𝐨𝐟 𝐎𝐛𝐣𝐞𝐜𝐭𝐢𝐯𝐢𝐭𝐲

最晚在冠狀病毒政權時期,當德國媒體完全壓製或誹謗對政府方針的異議聲音時,就不再有任何客觀性可言。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 𝐓𝐡𝐢𝐬 𝐬𝐲𝐧𝐜𝐡𝐫𝐨𝐧𝐢𝐳𝐚𝐭𝐢𝐨𝐧 𝐨𝐟 𝐭𝐡𝐞 𝐦𝐚𝐣𝐨𝐫𝐢𝐭𝐲 𝐨𝐟 𝐦𝐞𝐝𝐢𝐚 𝐡𝐚𝐬 𝐜𝐨𝐧𝐭𝐢𝐧𝐮𝐞𝐝 𝐬𝐢𝐧𝐜𝐞 𝐭𝐡𝐞 𝐛𝐞𝐠𝐢𝐧𝐧𝐢𝐧𝐠 𝐨𝐟 𝐭𝐡𝐞 𝐰𝐚𝐫 𝐢𝐧 𝐔𝐤𝐫𝐚𝐢𝐧𝐞 大多數媒體的這種同步一直持續著。公開、民主的報道問題曾經存在,現在不再存在。因此,「媒體用戶信任度下降」’𝐝𝐞𝐜𝐫𝐞𝐚𝐬𝐞𝐝 𝐭𝐫𝐮𝐬𝐭 𝐨𝐟 𝐦𝐞𝐝𝐢𝐚 𝐮𝐬𝐞𝐫𝐬’ 必須被視為一種可以理解的反應。不過,路透社的研究並未調查原因。沒有提及新聞興趣下降的原因。由於明顯缺乏分析,因此預計情況不會改變。甚至可以而且必須認為,這種拒絕調查原因的做法進一步強化了德國媒體的做法。

大多數媒體、政府和「𝐘𝐨𝐮𝐓𝐮𝐛𝐞」同步
路透社的研究從未提及「𝐘𝐨𝐮𝐓𝐮𝐛𝐞」上的刪除內容。儘管路透社強調了 「視頻驅動的社交網絡作為資訊來源的重要性」’𝐢𝐦𝐩𝐨𝐫𝐭𝐚𝐧𝐜𝐞 𝐨𝐟 𝐯𝐢𝐝𝐞𝐨-𝐝𝐫𝐢𝐯𝐞𝐧 𝐬𝐨𝐜𝐢𝐚𝐥 𝐧𝐞𝐭𝐰𝐨𝐫𝐤𝐬 𝐚𝐬 𝐚 𝐬𝐨𝐮𝐫𝐜𝐞 𝐨𝐟 𝐢𝐧𝐟𝐨𝐫𝐦𝐚𝐭𝐢𝐨𝐧’,但沒有提及“𝐘𝐨𝐮𝐓𝐮𝐛𝐞” 的針對性審查。但恰恰是那些與媒體一刀切的做法相矛盾的訊息被刪除了。儘管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政府和「𝐘𝐨𝐮𝐓𝐮𝐛𝐞」之間有任何有組織的合作,但大多數媒體、政府和「𝐘𝐨𝐮𝐓𝐮𝐛𝐞」之間這種秘密和默契的同步不可能是巧合。完全沒有提及受俄羅斯啟發的平台「𝐑𝐓 𝐃𝐞𝐮𝐭𝐬𝐜𝐡」。該平台被視為敵方廣播公司,就好像德國已經正式捲入烏克蘭戰爭一樣。簡單地不提及「𝐑𝐓 𝐃𝐞𝐮𝐭𝐬𝐜𝐡」的案例就是拒絕承認現實,這不僅令人不安,尤其是在分析媒體時。這種拒絕是對審查制度集中控制的默認,也是路透社研究的可悲證明。

媒體自由運動?
𝐂𝐚𝐦𝐩𝐚𝐢𝐠𝐧 𝐟𝐨𝐫 𝐌𝐞𝐝𝐢𝐚 𝐅𝐫𝐞𝐞𝐝𝐨𝐦?

根據路透社的研究,另類媒體的情況很明顯:它們將成為僅存的新聞自由和見解自由的救世主。如果他們能夠接觸到日益不滿的媒體客戶就好了。他們缺乏意識,這阻礙了這一點:即使是挑剔的媒體消費者也常常不知道還有其他選擇以及可以在哪裡聯繫到他們。現在是所有另類媒體共同努力提高自己形象的時候了。現在是時候開展一場不限於呼籲的媒體自由運動了。

error: 內容受保護